在当前全球市场不确定性上升、A股震荡调整的背景下天弘忧配,港股科技板块正在成为资金新的关注焦点。为什么是“港股科技”?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下是选择港股科技的五大理由!
理由1:东升西落,中国资产迎来重估
美国经济承压,美元吸引力下降。美国6月制造业PMI已连续 4 个月低于荣枯线(50%),经济增长乏力。7月初,美元指数较年初显著贬值约 10%,跌破 100 关口,而 COMEX 黄金价格年内涨幅近 22%,资产价格表现与 “去美元化” 趋势形成呼应。叠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双重制约,弱美元或将成为大势所趋,从而驱动非美资产走强,港股的价值洼地优势更加凸显。
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港股估值优势显著。受益于强政策刺激,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2025年5月、6月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上升,GDP增速持续改善。得益于这一积极趋势,加上年初DeepSeek全球出圈,外资机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
理由2:新一轮科技牛行情或已到来
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强力政策支持下,中国科技板块正迎来多重利好。从基本面看,经济企稳可以为科技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科技研发投入和创新发展,经济结构向“创新驱动”转型,新质生产力成为发展主旋律。政策层面,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方式,持续鼓励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发展。资金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和低成本融资,助力科技企业进行大规模研发。同时,DeepSeek等技术的突破、国产替代的加速,以及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应用拓展,为科技板块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新的盈利增长点。从历史经验来看,当前半导体、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正在积累动能,有望接力成为行业轮动中的新增长引擎。
天弘忧配
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区间20250101-20250704,沪深300(000300.SH),科技指数为计算机(801750.SI)、通信(801770.SI)、电子(801080.SI)、传媒(801760.SI)、军工(801740.SI)、汽车(801880.SI)、机械设备(801890.SI)、医药生物(801150.SI)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等权构成;科技指数/沪深300为两个指数的绝对值相除。
理由3:为什么选择港股科技?
政策红利:港交所的制度创新成为中国科技企业上市的 “黄金通道”。2018 年上市制度改革后,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企业赴港上市,精准匹配了科技企业早期轻资产、高研发的特性。2024年港交所对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重大改革,以及配套的SPAC并购交易优化。目前,科技股在港股比重已攀升至约37%。制度红利吸引了大批优质科技公司,从互联网巨头到半导体新锐,从 AI 独角兽到硬科技先锋,纷纷选择港股作为重要融资平台。
数据来源于Wind,截至20250707,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
对比A股,港股科技标的更多、价格更优。港股汇聚了腾讯、阿里、小米等未在A股上市的科技巨头,覆盖AI算力基建(光模块、服务器)、垂直应用(互联网、智能硬件)、创新药等关键环节,形成完整产业生态,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AI产业变革红利。同时,港股较A股有显著的折价优势,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同一家科技企业,往往港股的价格更具吸引力。
数据来源于Wind,截至20250707,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
理由4:恒生科技指数近一年表现亮眼天弘忧配
近一年数据显示,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上涨,市场两大核心交易主线为去美元化和中国资产重估。以港股为代表的中国资产近1年显著上涨:恒生指数近一年涨幅超33%,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43%,远超同期其他主要资产。
数据来源于Wind,时间区间为20240705-20250704,各指数的代码:韩国综合指数(KS11.GI)、COMEX黄金(GC.CMX)、德国DAX(GDAXI.GI)、恒生指数(HSI.HI)、巴西IBOVESPA( IBOVESPA .GI)、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英国富时100(FTSE.GI)、标普500(SPX.GI)、纳斯达克指数(IXIC.GI)、澳洲标普200(AS51.GI)、道琼斯工业指数(DJI.GI)、法国CAC40(FCHI.GI)、上证指数(000001.SH)、沪深300(000300.SH)、日经225(N225.GI)。
与此同时,港股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其中,恒生指数市盈率(PE-TTM)仅为11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更是处于近5年7%的历史极低分位。估值优势显著,未来空间值得期待。
数据来源于Wind,截至20250704,各指数的代码:韩国综合指数(KS11.GI)、COMEX黄金(GC.CMX)、德国DAX(GDAXI.GI)、恒生指数(HSI.HI)、巴西IBOVESPA( IBOVESPA .GI)、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英国富时100(FTSE.GI)、标普500(SPX.GI)、纳斯达克指数(IXIC.GI)、澳洲标普200(AS51.GI)、道琼斯工业指数(DJI.GI)、法国CAC40(FCHI.GI)、上证指数(000001.SH)、沪深300(000300.SH)、日经225(N225.GI)。
理由5:港股科技流动性在快速增强
南下“聪明资金”持续涌入,成为支撑港股表现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 7 月 ,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规模已突破 6900 亿元,该规模不仅超 2023 年全年流入量的两倍,更达到 2024 年全年流入总额的 94%,充分彰显出内地资金对港股资产的强劲配置需求,流动性环境进一步改善。
注:数据来源于Wind,截至20250708。
科技成长先锋,锐度龙头捕手实力护航
拟任基金经理林清源,宾夕法尼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硕士,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10年公募投资经验。他深耕科技领域,擅长精准布局高价值产业环节,挖掘低关注度的潜力龙头,以分享企业成长红利。他的能力圈广泛,覆盖人工智能、互联网以及新消费等前沿领域,将以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为产品保驾护航。
把握AI浪潮,布局港股科技黄金机遇
在AI商业化落地、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港股科技板块已从“主题投资”转向“景气投资”,行情具备长期可持续性。而港股通科技资产凭借稀缺性、成长性和低估值优势,正成为机构资金重点布局的方向。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只能够参与港股科技成长红利、由专业基金经理掌舵的新基金,那么,平安港股通科技精选混合(A类:024534 C类:024535)将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选择!
平安港股通科技精选混合拟任基金经理从业说明:林清源,宾夕法尼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硕士,证券从业自2011-07-04起,投资管理经验自2015-5-12起。曾担任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2023年2月加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平安鼎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11-13至今)、平安鑫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07-03至今)基金经理。本基金另一位基金经理为俞瑶。
风险提示:本产品风险等级:R4(中高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相关分析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关意见和观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和股东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保证本金。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天弘忧配,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产品由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建设银行作为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责任。
信钰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