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印关系因贸易争端急速恶化,中印关系意外迎来了转折点。美国贸易代表团原定8月25日访印谈判,临时取消了,印度被“放鸽子”。遭美国代表团拒绝后,印度将邀请信发到了中方中鼎策略,王毅外长将于8月18日访问印度,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
这一变化,折射出莫迪政府,在美国高压下的战略突围。不仅加征50%的重税,还在关键时刻放鸽子,美方确实让莫迪政府很气愤,关税问题连谈都不给机会谈,新德里正式打响对美反击。
据环球网8月17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团访印行程,原定8月25日-29日,已经取消了,谈判无限期推迟。此前特朗普刚签署政令,对印度加征累计50%关税,首批已于8月7日生效,第二批将于8月27日启动,制裁理由直指印度“购买俄油”和“设置贸易壁垒”,并要求印度支付未明数额的“罚款”。莫迪政府原以为,还能够和特朗普商量商量,但没想到直接取消了访问。
对此印度上上下下对美国普遍不满,认为美印发展了25年的关系,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降至冰点。而印度将邀请信发给了王毅外长,也说明了三重信号。其一是时机敏感,访问恰逢美国关税生效前夕,且为三年多来中国外长首次访印,打破2020年边境冲突后的外交僵局。这也为接下来中印的友好发展,铺平道路。
中鼎策略
其二是为莫迪访华铺路,印度总理莫迪计划8月底,赴天津参加上合峰会,这将是其时隔7年首次访华,王毅外长此行旨在扫除障碍、确保峰会成果。其三是经济合作提速,双方将推动恢复中印直航,此前已经已暂停5年,同时重启边境贸易,并商讨建立外交紧急通讯机制,防止边境摩擦升级。
可以看出,王毅外长此次对印度访问,将进一步改善中印关系,开启双方合作的新篇章。这也可以看出,是对印度的互访,毕竟印度外长、防长等官员已经率先对中国访问过,而且总理莫迪也即将访华,所以这次访问,也可以看做是礼尚往来。
其实近期中印关系升温这么快,主要原因还是莫迪见识到美国靠不住后,开始识时务了,不得不进行务实调整。一方面,印度曾将美国视为“杠杆”和产业转移盟友,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彻底暴露其“印度只是可收割市场”,尤其近期美国与巴基斯坦签署油田开发协议,进一步刺激了印度安全神经。莫迪很生气,直接切断了印度到华盛顿的航班。
另一方面,莫迪在独立日演讲中号召全民购买国货,但印度半导体、军工、电动车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和技术,也就是说,转向中国,也是现实所需。
而且在与美国发生裂痕后,印度确实有求于中国,其一,印度急需中国放宽稀土出口,以维持制造业运转,而中国则希望稳定西南边境,避免美国拉拢印度形成围堵链。
其二,双方正试点人民币结算印IT服务出口,推动“金砖支付体系”,减少美元依赖。若成功,将动摇美国主导的金融秩序。这对急需扩展国际市场的双方来说都是好事。
其三,就是美国战略失误,将印度推向中俄怀抱。特朗普政府误判了印度对美依赖程度,忽视其“战略自主”传统,印度已同步筹备,8月20日的外长苏杰生访俄,推动卢比计价贸易机制,若成果,将联合中俄构建“去美元化三角”。
不过还是那句话,莫迪的愤怒背后,是印度对美国霸权逻辑的清醒认知,中印走近中鼎策略,是莫迪政府的平衡选择,我们也要理性看待,对于印度还是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过,这也意味着,印度的选择,或许能为亚洲自主发展打开新窗口。
信钰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