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媒中出现第77集团军某旅军训画面,在画面中赫然出现了一款古董级的火炮,竟然是66式152mm加榴炮,这可是一款老家伙了。 仿自苏联产的D-20式152mm加农榴弹炮,是1966年定型生产的,主要装备军属炮兵师,用于压制敌方有生力量及防御工事,中国对此款火炮进行了成功仿制后,就大量生产并批量装备部队,尤其是西部与北部军区大量配备,因为当年中苏交恶,心存防备苏军百万大军压境的顾虑,所以两个方向的火炮配备力量都比较强。
做为一款当年的主力火炮型号,66式152毫米加榴炮具有自重比较轻的优点,全炮重量只有5.5吨,而且全炮长度较短,能够直接使用5吨级的军用卡车牵引,行军回转半径极小,机动非常便利,战场灵活性很强。
而且该炮的膛压较低,初速只有655米/秒,火炮寿命很长,全装药寿命4000发以上,超过目前的155毫米高膛压加榴炮,能够服役很长时间。66式152加榴炮虽然初始设计只有17公里的最大射程,对比其它火炮确实短了些,但如果使用增程弹,则可以将最大射程提高到24公里左右,在当年,这可是中国陆军绝对的压制性火力了。在后来的对越作战中,66式榴弹炮就是我军对敌的主力火炮型号之一。
但是现在我军已经有了05式和181式两款更大口径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还有众多的性能优异的卡车炮,都还是大批量装备的情况下,为何仍有部队还在使用这款152mm的传统牵引式榴弹炮呢?
要知道这款炮固然自重轻,但是在部分山地特殊地形下,受制于牵引车辆等影响,有些地形并不适合66式榴弹炮到位展开,加之这类老式火炮战前准备及战后撤离的响应时间都远高于现在的自行式火炮,比较容易受到敌方炮瞄雷达的跟踪及敌火力反覆盖。
其实说白了,还是跟钱有关,谁都知道新车更好,新炮更猛,但那么庞大的陆军,预算再高也要计划着花,当年为了防备苏联,我军大量装备了该种类型的火炮,为此,也生产了数量庞大的152mm炮弹,库存量非常之大,后期还特意为此研制了专用的激光制导炮弹,且也有大量储备,如果直接淘汰66式152加榴炮,会造成这批152mm炮弹和激光制导炮弹的浪费,毕竟口径不同,其它火炮根本用不了。
其实不仅仅是陆军,其它军种也同样存在类似情况,海军不是一样还在逐步淘汰053H3型老舰中,当年引进俄军军舰带来的施基利防空导弹与日炙反舰导弹也一样需要消耗掉,空军当年随苏-27和苏-30同步配备的R-27中距弹、R-73格斗弹也还有库存金牛配资,所以,各个军兵种都是在逐步更新装备,汰撤老装备的过程中。
家底存的老东西,也得慢慢消耗,不能一股脑都扔了,77集团军现在镇守西部地区,算是当下我军战略方向中外军最弱或者说周边关系最好的一侧了,所以当地部队仍存有部分老装备等待换装,也就可以理解了。
能理解那些老陆们羡慕的眼神,但是没办法啊兄弟,饭要一口口吃,咱们不像美军那么财大气粗,阿富汗撤军扔的东西都够装备当地半个国防军了,我们自己的军费当下还是要花在刀刃上啊。
信钰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